16个新职业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营管理师、供应链管理师、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铁路综合维修工和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共16个新职业。
这是自2015年《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公布的第二批新职业。新公布的新职业由人社部组织职业分类专家,根据标准和程序从大量新职业征集建议中评估论证,并向社会公示,征求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意见后得到的认定。
公布新职业的意义,除了有利于促进就业创业,还有利于引领职业教育培训改革。可为相应产业发展提供风向标,吸引社会投入,促进产业进级和结构调整。专家介绍,在制造业领域,因为技术革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取得了长足发展,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新职业随之出现,从业人员增长较快。而加快技能类新职业的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引导相关产业发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打造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从业人员队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除了增加的16个新职业
还有29个职业将于9月30号前
退出职业资格鉴定
首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
14项职业资格退出目录
涉及29个职业
电梯安装维修工、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锅炉操作工、机床装调维修工、铸造工、模具工、锻造工、钳工、磨工冲压工等。
据了解
为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我国将分步取消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今后除与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等密切相关的消防员、安检员等7个工种依法调整为准入类职业资格外,用一年时间分步有序将其他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全部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的单位认定发证;同时,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制定发布国家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由相关社会组织或用人单位按标准依规范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颁发证书。